2024年11月23日(星期六)
   

醫知健:經濟壓力大 長者易抑鬱

2017-01-03

返回

醫知健:經濟壓力大 長者易抑鬱    
太陽報 2016年2月1日 (一)

【本報訊】「好似就快爆炸,辛苦到想攬住媽媽一齊自殺死咗去算啦。」六十六歲女兒獨力照顧八十五歲腦退化的母親,承受龐大壓力,情緒受困。有調查發現,十名長者中有一人出現抑鬱徵狀,主要來自社交網絡萎縮和經濟壓力;有一成七受訪長者更認為生活沒有希望。團體提醒長者,要適時求助。
 
 
團體調查發現,每十名長者中有一名出現抑鬱徵狀。左二孔小玲,右二蕭穎。
upload/1770ae.jpg

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問卷訪問一千二百多名六十歲或以上長者,當中一成一受訪者的「老人抑鬱短量表」(GDS)達八分或以上,即出現的抑鬱徵狀達關注水平,一成七受訪者認為現時處境無希望。該一成一抑鬱徵狀需受關注的長者中,表示不滿朋友、家人和鄰里關係,分別佔三成七至四成四。調查發現,有經濟壓力或需持續覆診的長者較易出現抑鬱徵狀。
 
社交網絡萎縮感孤獨
 
六十六歲的孔小玲十一年前退休,與現年八十五歲、患認知障礙症的母親同住。由於缺乏照顧方法,母女之間出現不少爭執。孔要獨力應付母親每月一萬多元的醫療開支,全部出自積蓄,「初初儲畀自己養老,沒想過要送媽媽住老人院,又要轉用電動床,又要食營養粉,錢銀有出冇入。」壓力太大曾令她萌輕生念頭,向社工機構求助才學會紓解情緒。
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長者服務協調主任蕭穎表示,退休人士面對不少生活轉變,「老人病」亦可能引致行動不便甚至容易失禁,令他們不敢外出。隨着伴侶、朋友離世,長者更易感孤獨和失去自信,出現抑鬱徵狀。她提醒長者注意飲食均衡和多做運動,若感到太大壓力,應盡快向社工求助。